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

金門的三餐

在金門的三餐中,早餐最為豐盛,在全金門食物最集中的金城老街上,早上時是整天最繁忙的時段,只見各小店人龍不斷,各人有各自喜好,熱鬧的很。

金門廣東粥就是要配油條!珍珠包凌晨兩點半開賣,口感是紅糖糕+白饅頭


金門早餐最常吃的是廣東粥配油條、蚵仔麵線、肉羹麵、甜、鹹燒餅、蛋餅等。金門廣東粥將米熬煮到成糜,幾乎不見米粒,和當地人聊天時才知道因為金門水量不足不產稻米,以前米用的很省也不容易取得,才將珍貴的米粒與豬大骨一起熬成粥糜(不過現在應該都是直接用機器打成漿再煮),加上豬肝、豬絞肉丸、里肌肉、小魚丸再打入一顆蛋,十分豐富,此時再配油條邊沾邊吃更是一絕。

說到金門油條也是一個特色,這裡絕對沒有賣燒餅包油條,也不會把油條泡豆漿,因為油條是專門拿來配粥的。油條口感也與台灣不同,吃起來軟Q帶韌有彈性,沒什麼油耗味,兩根互捲的方式有點像花捲,不知道是誰先想到拿來沾粥吃,我覺得是偉大的發明。

金門沒有燒餅包油條還有一個原因,因為金門燒餅都是有包料的。甜的包白糖、鹹的包蔥與豬肉,這種道地的閩式燒餅我很喜歡,每天都來一兩個!(發現燒餅一個都沒拍,全部都在肚子裡囧)

廣東粥配油條,是金門特定吃法。這家「標記」是人氣店,早餐時段座無虛席

標記最有名的其實是蛋餅,整個是脆的非常好吃!

另一種常見的早餐為麵線,金門因日照強、風大,其麵線特別強韌,口感不爛也不鹹,質樸的味道我挺喜歡。常見的麵線早餐為麵線糊、蚵仔麵線、肉羹麵線等,其中蚵仔麵線為金門特有。

金門石蚵的養殖自明朝開始,至今已四百多年歷史,且養殖方式為全世界獨一無二。在金門周遭的海邊,常見一根根豎在海灘上的長條形石柱,蚵就隨著潮來潮往長大,這也是「石蚵」的名字由來;由於屬半野生,體型小、無腥味,若見白肚子表示已長大成鮮美的蚵,是常常拿來入菜的食材,和麵線搭在一起簡直完美,每一碗麵線均放上滿滿石蚵,看起來有夠奢華。

此外金門肉羹也很獨特,除了大多湯頭勾薄芡外,乍看肉羹小小一塊,但其實是真材實料的肉條,與台灣的肉羹外面會裹有的沒的很不一樣。不過看到許多觀光客都沒吃完,老公也說還好,可能口感不合。

金門肉羹、蚵仔麵線與炸芋頭、炸魚條。肉羹小塊、石蚵小隻但用量仍十足

至於午餐與晚餐,有一部分受到金門阿兵哥口味所影響。以前金門有十萬大軍,每天有一堆阿兵嗷嗷待哺,因此出現炒泡麵、餛飩湯加料、鍋貼等這樣的食物。

炒泡麵其實就是維力炸醬麵加點菜、蛋一塊炒起來,這是為了當時能快速上桌而產生的食物。餛飩湯加料(菜單真的就是這名字)顧名思義為餛飩湯裡再加其他料如豬絞肉丸、小魚丸、泡麵、麵線等,一碗下肚十分飽足。鍋貼雖然叫鍋貼,但其實比較像煎餃,在小金門有家賣鍋貼的會在鍋底打蛋汁,且一次點就得三十顆起跳,嚇死人的大份量。

炒泡麵、餛飩湯加料。不愛吃泡麵的我對炒泡麵沒啥興趣,餛飩湯加料中加了豬絞肉丸、小魚丸以及蛤仔

烈嶼的這家招牌是鍋貼,但一次要點三十顆以上,根本吃不完,看每一桌都剩一大堆。我們點的是鍋貼套餐,鍋貼吃起來像煎餃,十顆就十分飽足。小菜的部分深得我們心,大概有七八種且每樣都很好吃;酸辣湯未勾芡,裡面加了酸白菜提味,我很喜歡

餛飩加麵線、加泡麵,屬於阿兵哥口味

在金門處處可見黃牛,牛肉產品如高坑牛肉乾、牛肉角遠近馳名,所以如牛肉湯、牛肉麵這樣的食物也是非常常見。不過後來當地人跟我說金門的黃牛是拿來看不是拿來吃的、大部分的牛肉是來自澳洲與紐西蘭,我就對金門牛肉產品失去興趣;唯有一家「良金牧場」標榜自己吃的牛自己養,我們有去品嚐溫體牛涮牛肉麵,認真覺得非常好吃,但我真的吃不出和澳洲紐西蘭牛的差異啦。

話說芋頭控來金門應該會興奮到模糊,小金門(烈嶼)的芋頭尤其必須品嚐。這裡的芋頭品種是小芋頭(檳榔心芋),特別綿密有黏性,在甜品部份若點芋頭通常會送來芋泥而非塊狀蜜芋頭,好吃到每天都想吃!其他常見的芋頭食物如炸芋頭片、炸芋香肉條,噢,一日一金門芋快樂似神仙!(顯示為芋頭的超級粉絲)

良金牧場的牛肉是來金門必吃,牛肉非常新鮮

烈嶼的芋頭絕對必須品嚐!MUST EAT!

蚵仔的延伸食物也是個絕,前面有說過金門的蚵為體型較小的石蚵,將石蚵加上清脆的白菜、蔥花等和上麵糊下鍋炸就是蚵嗲;此外還有蚵仔煎,其作法跟台灣差異不大,但滿滿石蚵的蚵仔煎看起來就是豪邁。另外還有蚵乾飯,就是在白飯上放上滿滿曬乾的石蚵,加上櫻花蝦、干貝等就成高級蚵乾飯、加上酸白菜、蔥花就成平民美食,這碗裡面有陽光與海水的味道,非常鮮美。

和其他外島比起來,金門食物並不非常特別,種類差異也不大,口味較平凡樸實,但身在從晉朝就開拓、歷史悠久且軍味瀰漫的島上,任何食物都有獨特的意義,值得品嚐。

石蚵仔煎、蚵仔麵線、芋香肉捲

蚵乾飯充滿海味

蚵嗲,金城老街上有家「蚵嗲之家」每天大排長龍

4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