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

食在望加錫

去過印尼很多大大小小的島吃過不少食物,但除了峇里島外,我幾乎沒有吃過甚麼好吃的東西。我對印尼食物的形容詞是:很鹹、很甜、很辣、很油,味道沒有層次、幾乎沒有記憶點。但在蘇拉威西望加錫,意外的嚐到了不少驚喜的味道。

仔細想想也挺合理,望加錫從十五世紀以來就是熱絡的海上貿易港口,曾是香料貿易的中心,從很久以前就有中國人、歐洲人、馬來人、印度人、阿拉伯人等前來,飲食文化必定在此交會融合,佐以南蘇拉維西特產,遂交織成不凡的口味。

望加錫的一方餐桌上堆疊著層層文化

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

我家的台灣原住民:田代氏黃芩

最近在花市看到台灣特有種「田代氏黃芩」,覺得非常驚喜,問了店家怎麼會進這款,答:「我們師傅特別喜歡台灣特有種!」真是有眼光,讓我超級開心。

田代氏黃芩
田代氏黃芩

2024年8月9日 星期五

華萊士 VS 川上瀧彌 VS 老王爪哇記(下)

這次爪哇旅之前看了非常多遍與華萊士的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(1854~1862)與川上瀧彌的「椰子的葉蔭」(1911~1912),關於他們沿途之見聞,很想與今日來個比較。

川上瀧彌來到爪哇的時候已經是華萊士來的五十年後了,華萊士在爪哇旅行時是搭馬車或搭別人的汽車,而川上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已晉升為火車了。此外,川上旅遊時也是攜帶著「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」,他時不時會拿出來比較對照。


華萊士 VS 川上瀧彌 VS 老王爪哇記(上)

這次爪哇旅之前看了非常多遍與華萊士的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(1854~1862)與川上瀧彌的「椰子的葉蔭」(1911~1912),關於他們沿途之見聞,很想與今日來個比較。

當時華萊士與川上瀧彌來到的印尼,均為屬於荷蘭統治之殖民地,華萊士那時候的爪哇(1861)人口為一千四百萬人,主要產物為咖啡、甘蔗;川上的時代(1911)爪哇人口為三千多萬人,主要產物為米、砂糖、咖啡、菸草、樹薯、紡織品、茶、蓼藍、可可、胡椒、錫、皮革、吉貝木棉花、橡膠、柚木。根據資料2023年爪哇人口達一億五千萬人,現主要出口產物為棕櫚油、紙製品、咖啡、巧克力、橡膠、紡織品、蝦、褐煤、天然氣。


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

植物筆記:山胡椒

南投馬赫坡高地路邊摘的馬告+鹽磨碎後磨在豬肉上醃半天,磨時好香、煎完更香。


2022年9月5日 星期一

我家的臺灣原住民:臺灣青芋

沉浸在天南星科世界中雖然不是一天兩天了,但家裡養的全是外國人(植),對台灣原生種卻沒有深入認識。上週在跟著超哥在苗栗山上亂走一通,一整天盲從心不在焉,懶得看地圖完全不知道在走甚麼,但眼光卻一直專心注視著路邊的一種植物上:臺灣青芋。

住在我家的台灣青芋

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

金門的三餐

在金門的三餐中,早餐最為豐盛,在全金門食物最集中的金城老街上,早上時是整天最繁忙的時段,只見各小店人龍不斷,各人有各自喜好,熱鬧的很。

金門廣東粥就是要配油條!珍珠包凌晨兩點半開賣,口感是紅糖糕+白饅頭

2020年1月20日 星期一

夢境般的森林線之上

大老遠地飛到瑞典北極圈裡參加了只有兩天的活動,但這兩天,真是夢幻又震撼,激動與雀躍的心情,大概持續了一個月之久...。

北極圈裡的高山